燃油車輛已成為中國主要運輸工具。然而,燃油車輛三大頑疾污染、擁堵、車禍越來越凸顯,并已嚴重影響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當前,燃油污染排放已成為許多城市污染源,壓縮燃油消費,限制煉油規模更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
壓縮燃油消費。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是壓縮燃油消費重要方法。大力推動城市交通車輛電動化,特別是城市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應該首先由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私家車也應加速出臺鼓勵政策由電動車替代燃油車。隨著儲能技術進步,電動車成本越來越低,續航里程越來越遠,特別是5G技術發展,自動駕駛逐漸成為現實,電動車將推動城市交通更清潔、更有序、更安全、更舒適,同時大量減少燃油消費。隨著城市自行車道、城市綠道和城市公園的發展,針對較短出行距離,轉換出行理念,大力提倡回歸人們原始出行方式騎自行車或步行等,既能鍛煉身體、欣賞周邊美景,又能達到出行目的,更能節省能源,特別是可以降低燃油消費。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煤炭、鋼鐵、水泥、建材等重化工物流運輸總量將會下降,利用智能物聯網,降低車輛空載率,提高車輛運貨效率,也可以壓縮燃油消費。大力發展油電混動等其他節油車輛,提高單位油耗行駛里程,同樣可以壓縮燃油消費。
大力發展更低碳甚至無碳的LNG或氫能為動力燃料的長途汽車、重型卡車、船舶,更能大幅度替代燃油,降低燃油消費總量,特別是替代污染嚴重的柴油。推動貨物運輸上鐵路、走水路,減少燃油車使用頻率,不但能降低物流成本,還能減少公路擁堵,有效壓縮燃油消費總量。既然中國石油生產量不足,對外依存度過高,在國家政策層面,更應該出臺碳稅、環保費、擁堵費、停車費等政策與法律,大力壓縮燃油消費總量,同時能有效弱化燃油車污染、擁堵、車禍對人們美好生活造成的傷害。
限制煉油規模。中國作為一個煉油化工大國,再不加節制,煉油規模很快就要達到10億噸。限制煉油規模應該成為中國國家策略,8億噸煉油能力作為規模上限,在人口稀少、環保容量大、水資源豐富的島嶼或偏僻區域建設煉化一體化高水平大規模煉化裝置是符合發展方向的,七大煉化基地產能擴建非常符合中國國情,但在大型煉化裝置建成投產的同時,要關停相當規模大城市周邊煉油化工裝置以及污染重、技術含量低、成本高的小型煉油廠。關停驅離大城市周邊煉油廠的決策應該由城市政府和廣大市民做出決策,并承擔關停成本與代價,給石化公司合理補貼。
小型煉油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很難與大規模高技術煉化一體化大型裝置競爭,在成本和產品質量方面根本不具備競爭力,大浪淘沙,虧損關停是大勢所趨。多家小型煉化公司也可以聯合起來在人煙稀少、水資源豐富、環保容量大的區域投資建設大型高技術煉油化工一體化裝置,投產后主動關停小煉廠。小煉廠數量巨大的山東地煉應該有危機意識,早做好規劃,其他省份城市的小型煉油化工裝置也要早做安排,特別是已被城市擴建包圍的小型煉油廠還是早做關停遷離為上策,畢竟小煉廠占有的相當規模的土地還是很有價值的,在小煉廠所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還是能獲得一定的補償。
綜上所述,燃油車雖然是現在的主體交通車輛,但不符合發展方向。如不壓縮燃油消費、限制煉油規模,污染、擁堵、車禍這燃油車三大頑疾勢必病入膏肓,嚴重影響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下決心限制煉油規模可以避免煤炭和鋼鐵去產能痛苦的過程,否則煉油去產能同樣面臨大規模投資浪費、人員安置等大量棘手問題。壓縮燃油消費、限制煉油規模,不僅能大規模降低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確保中國能源安全,還能倒逼中國加速低碳綠色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早日打贏藍天保衛戰。